
中国白酒的烈名远播,即便是以烈酒自豪的俄罗斯人也对其赞叹不已。然而,尽管中国白酒在烈度上得到认可,外国人对于其他国家的烈酒情有独钟,却对中国白酒表现出了极大的排斥,这是否是对中国酒文化的一种偏见?
尤其是伏特加和白酒同为烈酒,为啥外国人只爱伏特加,却很嫌弃白酒呢?
事实上,这并非简单的歧视。中国白酒与国际烈酒在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。毕竟只有酒的品味合适,才能让人饮得畅快,否则宁愿选择不饮,而外国人饮酒的习惯有三个明显的特点:
首先,他们倾向于饮用低度数的酒。
哪怕是俄罗斯人常饮的伏特加,酒精度也大多在40到60度之间,而那些传说中的96度伏特加仅用于调酒,人们并不直接饮用。
其次,他们偏爱调酒。
通常将高度的威士忌、伏特加等用于制作鸡尾酒,通过其他饮料的稀释,使得最终的酒精度数降低。
再者,他们青睐那些口感纯净、爽口的酒。
外国人的口味相对单一,追求的是饮酒的干净纯粹,这也是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上不太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中国白酒的种类和品牌繁多,要详细分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毕竟现在我国的白酒光是香型就有很多种,每一种都是非常独特的,酿造白酒也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,这样才能让酒水变得醇厚顺滑,但是这样浓郁的白酒对外国人来说,还是比较不好接受的。
在酒精度数方面,中国白酒的度数跨度很大,从18度到76度不等,但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度数包括38度、42度、52度、53度、58度和65度,多为高度酒。
尽管外国人能接受的最高度数达到60度,但他们通常会搭配果汁、冰块等一起饮用,实际饮入的度数已经大为降低。因此,对外国人来说,还是伏特加更加适口。
与其纠结于此,不如挑选一款自己喜欢的好酒来得更为实际。好酒并不仅指名酒,只要是纯粮食酿造,品质优良,它就能成为人们心中的美酒。
最近就有一款在市场上比较爆火的老父亲酒,虽说名气不是很大,但是这款酒的品质还是不言而喻的。
这款酒的酿造者是范应华,在他的巧手下,赤水河畔的红缨子糯高粱化为一缕缕醇香,流淌在每一瓶“老父亲酒”中。
茅台镇的赤水河静静流淌,被誉为“美酒河”,其水质清澈甘甜,富含多种对酿酒有益的矿物质。范应华深知,好酒离不开好水,他利用赤水河的天然水源,为“老父亲酒”的酿造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。
赤水河岸边的红缨子糯高粱,是另一位主角。这种高粱产量虽不高,但淀粉含量极为丰富,正是酿造优质酱香型白酒的上佳原料。范应华对这种糯高粱有着特殊的偏爱,他认为,红缨子的每一粒粮食都蕴含着茅台镇独有的天地精华。
酿造“老父亲酒”的过程,是对时间和传统的尊重。采用12987大曲坤沙工艺,这一工艺复杂且考验酿酒师的耐心与细心。
酿造完成的酒液,却不能立即与世人见面。范应华坚持将酒液进行至少5年的封坛窖藏,让酒在坛中慢慢沉淀,与时间共舞,以期口感更加醇厚、香气更加浓郁。这一等待,是对品质的坚持,也是对酒文化的尊重。
它的香气浓郁而不燥,入口绵柔,回味悠长,仿佛能品味到赤水河畔的清风和红缨子高粱的甘甜。这种口感的背后,是范应华和他的团队对传统酿酒工艺的坚守与创新。
